专家:损伤不可逆
今年3月6日-12日是第九个世界青光眼周,本届主题是“关注青光眼,光明伴我行”。苏州理想眼科医院副院长、青光眼专家李岳亮指出,青光眼的公众普及度不高,容易被忽视或误诊,目前成为第二位致盲因素,仅次于白内障。由于发病往往比较隐蔽,等到患者察觉有异常的时候,视野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受损,给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建议青光眼的高危人群要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苏州理想眼科医院副院长、青光眼科主任李岳亮在给患者做眼部检查
越来越多30、40多岁的年轻人也被诊断为青光眼,可以说,这个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的眼病,现如今也在追赶年轻态了。
趴着“睡”出青光眼
上班族对于午睡应该有深刻的体会,午饭后趴在办公桌上午睡,醒来要不手臂发麻、脑晕眼花。李岳亮指出:长期保持低头的姿势,头部充血,使得血液在眼部聚集增多,如长期伏案睡觉,很容易对眼睛造成压力,时间一长,不仅容易损伤眼角膜和视网膜,还可能导致眼压升高,从而诱发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建议市民特别是患有近视的市民趴着午睡还是要用额头枕着胳膊睡,且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摸黑刷微信,当心患上青光眼
长时间或近距离看屏幕会使得眼压升高,黑暗中更是如此。一方面,黑暗中瞳孔散大,影响房水循环,另一方面,会引起眼外肌痉挛,压迫眼球。对于青光眼病人和高危人群而言,此举会加重房水外流阻力,引起房角关闭,很可能是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
高度近视是高危
在年轻人群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提高,而高度近视的患者由于眼球结构的改变,使得视神经更容易受到眼压的损害,因此更容易患开角型青光眼。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用眼的时间越来越多,容易引起眼部疲劳。精神紧张及眼部疲劳,都可能会导致血管收缩功能紊乱,通透性增加,房水分泌增多,而导致眼压升高。
眼药水滴几滴别随意
有些人眼晴不舒服了,往往认为去医院看病太麻烦,那就自己上街去药店买点眼药水滴几滴不就行了,于是长期间反复使用眼药水。然而,有些眼药水中含有激素,长期随意使用就容易引起激素性青光眼。甚至有些对激素敏感的人,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含有激素的护肤品而引起青光眼。
另外,李岳亮还表示,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患有青光眼,有时会遗传给后代。他提醒家长,有双“大眼睛”的婴儿需要警惕——如果婴儿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同时有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易哭闹、饮食差或呕吐等症状,就有可能患了先天性青光眼,这双大眼睛可能是由于眼压过高造成的眼球扩张、变大。因此,如果发现婴幼儿有畏光流泪,眼球增大的表现,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青光眼排查。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那如何才能防治呢?据了解,青光眼的高发人群包括高度近视、家庭有青光眼病史、低血压、眼底出血、糖尿病以及偏头痛等人群,或者曾有过外伤史、眼部炎症史、激素使用史等人群。如果经常出现眼胀、眼干、视力模糊等症状,就要及时去专业眼科医院接受眼压、眼底、视野及前房角镜等检查。李岳亮主任建议大多数人在35岁左右进行青光眼特定的全面检查,40岁时进行另一次检查,40岁以后每隔2~3年检查一次。而易感人群在35岁以后,每一年或两年检查一次眼内压和视神经。
3月6日-12日是第9个世界青光眼周,为了提醒广大青光眼患者及青光眼易发人群关爱双眼,养成及时就医、定期眼检查的良好习惯,苏州理想眼科医院为青光眼患者及家属开展一系列公益筛查活动,呼吁广大青光眼患者及家属远离青光眼,全家乐享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