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通常将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视力低于正常且不能完全矫正者(矫正视力≤0.8)称为弱视。弱视是较为普遍的眼科疾病,尤其高发于儿童。弱视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而两者都是由于孩子在婴幼儿或儿童时期视功能发育受到影响导致的。
小儿弱视能否治好?家长又能为弱视的孩子做些什么呢?苏州理想眼科医院的专家对此给出了权威解答。
专家指出,大多数弱视患者只要及早治疗,都可使部分视力增进或恢复正常。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效果越好。3岁至7岁为黄金治疗期,这个阶段的孩子,80%到90%都可被治好。7岁到10岁尚可治疗,10岁至12岁治疗难度较大,12岁以后治疗效果微乎其微,成人以后治疗已经无效。
专家同时提醒:家长平时应对孩子们多注意观察。首先,要定期为孩子查视力。家中可自备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让孩子站在五米外,检查孩子视力。若多次检查结果均低于0.8,则需到医院进行检查。此外,弱视儿童视物时会有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习惯。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现象,需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对于婴幼儿和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儿,可遮盖一侧眼睛,让孩子单眼视物,若哭闹不安或撕扯遮盖物,则提示未遮盖眼视力很差,需到医院进行检查。
由于弱视的治疗周期较长,家长要有信心、有耐心,同时还应督促孩子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1、 眼镜配好后,一定要督促孩子坚持戴用,并按医嘱定期做散瞳验光检查;
2、戴镜、遮盖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训练。因为弱视眼越用,视力提高越快。家长可经常变换新的形式,自制或选购一些辅助治疗器具,提高孩子训练的兴趣;
3、如采用光学药物压抑疗法,除坚持戴镜外,要按医嘱准时点用规定浓度的阿托品眼液散瞳;
4、家长应按医嘱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诊,以便医生判定疗效,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一般而言,应每月复诊1次,视力恢复正常后的半年内仍要求每月复查,防止弱视复发。以后逐步改为3个月、半年复诊1次,直到视力保持3年正常,才可以认为弱视已被完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