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高难度的眼外伤手术在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完成。因高空作业意外导致双眼眼球严重破裂、濒临永久失明的何先生,在其左眼接受了创新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此前,他的右眼已通过同样技术成功挽回部分视力。

  时间回溯至今年5月11日。苏州常熟的何先生在高空作业时突遭意外,失控的机械致其从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他多发性颅面部粉碎性骨折,双眼眼球严重破裂。虽经紧急抢救保住了生命,但双眼因损伤过重,术后出现进行性萎缩、眼压极低,视力急剧恶化至濒临完全失明。

  “命是保住了,可看不见的世界让人绝望。”生命体征稳定后,何先生及家属辗转上海、苏州多家权威医院求医,均被告知治疗难度极大、预后不佳。经上海某三甲医院推荐,他们最终来到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并找到了该院知名眼外伤专家杨勋教授。

  经过检查发现,患者右眼残留微弱光感的视力,左眼依然没有光感,右眼角膜上有一个纵向贯通伤口,患者双眼眼球明显萎缩,眼轴仅16 毫米左右,眼内容物丢失严重,已经看不出正常的眼内结构,这让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也一度面露难色。

  经过详细分析与评估,杨勋教授团队制定了分阶段的治疗方案。为了让脱离的脉络膜复位,同时提高眼压,维持眼球形态,团队首先为何先生进行了右眼手术,通过眼内注入惰性气体扩张眼球,待眼压提升至正常范围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也就是在眼内窥镜下进行玻切手术,手术中彻底清除眼内积血渗出及增殖组织,然后将皱缩的视网膜铺平,再对周边视网膜进行激光固定并注入硅油。

  为维持眼球正常形态及术后眼压,术后进行持续的硅油灌注,每小时进行眼压监测,调整硅油注入的速度,庆幸的是术后第7天,患者的视力已逐渐恢复到手动30厘米,眼球形态逐渐恢复,模糊可见眼底结构,患者还在持续康复中。

  基于右眼的成功经验,7月22日,杨勋教授团队为何先生的左眼实施了同样复杂且关键的手术。目前,何先生双眼术后恢复情况平稳,正在接受密切观察和后续康复治疗。据了解,杨勋教授首创的“持续注油技术”是应对严重眼外伤后眼球萎缩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创新方案。该技术应用以来,已累计挽救了近百例濒临萎缩的眼球。

  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记者 | 施志鹄,房崇逸

  编辑 | 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