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各屈光要素一直处于活耀的变化之中。贯穿整个儿童发育阶段,眼轴从短变长。1.5岁前长势快。1.5-5岁次之。随后,长势变慢。角膜曲率从大变小。因此眼屈光戒指的屈光力从新生儿的51-55D降到6个月时的45D。至于3岁将至接近成年人的43D。前房从浅变深,至4-5岁时稳定。晶体从球形变扁。其屈光力从出生后的34D下降至4-5岁的18D。这一切使得人眼从出生时的远视眼,不断向更浅度远视眼,向正视眼发育。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再发展成近视眼。称这一发育过程为正视化。汪芳润特别总结指出:正视化的起点是远视眼,其过程不可逆转,该过程在发育进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成年人的不同屈光状态。远视眼的实质是发育不全。近视眼的实质是发育过度。

  影响屈光状态正式化的因素很多。有内因即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驱动屈光要素这一类生物指标后稳定到成年水平的基因因素。第二是环境因素。原先认为,环境因素只包括阅读距离、目标与背景的亮度对比度、目标分辨难度、营养状况等。现在又认识到还有光污染、目标及背景颜色和血中胰岛素含量等。只不过这些问题还在研究之中,尚无定论。

  应当认识到:包括各屈光要素在内的多个影响静态屈光的因素,只有匹配精良,就形成正视眼。在发育的过程中,只要各因素匹配不良,就能形成各型屈光不正。例如眼轴过短或过长则形成轴性远视或近视眼。角膜或晶体前表面曲率过大(圆锥角膜或球形晶体),就可以形成近视眼。角膜或晶体表面各子午线曲率不等,可形成散光。晶体缺如形成高度远视眼。屈光间质某部分的屈光指数过高,可形成指数性近视等等。

  图3-4.表示不同屈光因素匹配不良,形成不同屈光状态。左半侧图:A、B、C三只眼轴虽轴长各异,但因其因素协调匹配,可为正视眼。右半侧图:D、E、F三只眼虽然轴长相等,但因其他因素匹配不良,分别形成近视眼、正视眼和远视眼。所以实际上各型屈光不正都是配合性屈光不正。屈光不正的度数就是各屈光因素之间,因配合不良所发生错误的综合。双眼屈光参差是双眼发育配合不良,尤其是混合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