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非常成功!”8月24日上午,眼表与角膜科主任赵庆亮说,“吐尔德古丽·吐鲁斯别克的右眼视力已从手术前的光感提升到0.2。”
时间回溯到1个月前,来自新疆伊犁伊宁县的患者吐尔德古丽被确诊为左眼角膜白斑,移植眼角膜是复明的唯一希望。然而,经济窘境如乌云笼罩。江苏援伊·苏州工作组了解到她的困境后,他们以援疆为桥,高效联动万里之外的苏州市“看见吴中”公益基金会,仅用1个月时间,便为她叩开了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的救治之门。
在经过角膜内皮、角膜共聚焦、眼部B超等精密眼科检查,对吐尔德古丽的既往病史进行深度梳理后。8月18日下午,医院手术室的门缓缓打开,吐尔德古丽·吐鲁斯别克在女儿地娜儿·库尔班的陪伴下被推进手术室。一场跨越万里的光明之约,在这一刻迎来最关键的时刻。
图为吐尔德古丽在女儿地娜尔与爱心志愿者的陪伴下,被推入手术室准备做手术。
手术室内,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眼表与角膜科主任赵庆亮亲自执刀。在显微镜下,赵庆亮精准移除患者已病变浑浊的角膜组织,将一枚清澈的健康眼角膜精心缝合。整个过程历时约20分钟,为患者开启了等待20年的光明世界。
8月19日上午,赵庆亮轻轻揭开患者吐尔德古丽右眼上的纱布,吐尔德古丽渐渐睁开了右眼。据赵主任介绍,吐尔德古丽的右眼因角膜白斑导致失明20余年,长期视功能缺失使得眼球发育受到影响。“能从仅有光感恢复到现有视力,已经超出预期。随着后续康复,视力还有提升空间。”
图为赵庆亮轻轻揭开患者吐尔德古丽右眼上的纱布。
8月24日上午,吐尔德古丽·吐鲁斯别克右眼视力已稳定在0.2,较手术前的光感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康复出院之际,她将一面锦旗郑重地赠予该医院,同时给主治医生赵庆亮赠送了象征吉祥如意的哈萨克族小花帽。
图为吐尔德古丽母女俩给医院和主治医生赵庆亮赠送锦旗。
临行前,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与志愿者们给吐尔德古丽母女俩送行。医院专门为吐尔德古丽准备了“康复爱心包”,内含用药说明、护理指南和应急联系方式,并给吐尔德古丽赠送了眼角膜移植手术后3个月所需的药品和护理用品。
随后,吐尔德古丽与女儿地娜儿·库尔班踏上了返回家乡的列车。这场跨越4600公里的光明之旅,在浓浓的民族情谊中画上圆满句号。据悉,这是苏州市“看见吴中”公益基金会救助的第751例角膜移植患者。基金会成立至今,已让750余位患者重见光明,向“十年千例”的目标稳步迈进。吐尔德古丽的光明之旅,不仅是民族团结、苏伊情深的生动写照,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万里援疆路,苏伊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报道来源于:伊犁零距离